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寶桑國中觀課後感

趁著學校全國音樂比賽在台東舉辦,明昌校長很有心的敲定台東寶桑國中的觀課,讓我們能夠去這個神奇的地方交流。寶桑國中因為楊惠如(國文)、余清彥(英文)老師等的合作,讓偏鄉孩子蛻變出不同樣態。



我對於媒體與活化列車的介紹有種:這真的是可能的事情嗎?堂吉軻德能打倒風車怪獸
嗎?可以到現場看實況與老師的訪談可以了解:這真的是做得到的事情,而且寶桑也的確做到了。

能夠成功的原因卻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就是堅持與抓穩基本。

神奇的魔法是不存在的,寶桑的老師踏穩每一步,從言語、肢體的關懷,課程難度的調整、編序化教學,學生反覆練習,在上課中一步步堆疊成長。

沒有花拳繡腿,成功沒有捷徑,在一上的辛苦打底之後,一下的學生表現就十分驚人,有種特別的氣質,每個學生都能聆聽同學發言並修正自己作業,學習單也很踏實,上課也沒超出課本,反而是有種反覆吟唱堆疊的感覺,無論國文或英文,甚至於惠如老師還任教社會科,要求學生每次小考每個人都要考到90以上,聽起來向神話,但學生表現與老師平鋪植數卻引含強大堅持的態度讓我不得不相信這是事實。

火車上和思樺老師談了好多,關於成績至上與成就每個孩子的矛盾,都市與城鄉的資源差異,有層次感但僵化的教材教法與彈性但多變的上課方式;難度設定與教師介入引導和伸展跳躍的可能性與衝突,校內多樣性老師存在的必要性等等,甚至於大成近年的表現與努力的方向,相信有了教學夥伴之後,成長必不孤單。

能夠進行活化教學、行動學習、教師專業成長、多元評量、教師社群、教學卓越、尤其是隔周六日要去一次彰師資優教育學程(雖然累得要死),重新接觸特教閱讀障礙的編序教學,資優教育的差異化與領導教學,這些能量在腦中不斷繞圈,好多好多東西在跑著,好像更容易知道要取些什麼,捨些什麼了。

放下那些雜物,打好基礎,才是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